服务城市更新 提升居住品质(深度观察)一竞技下载

编辑:小编 日期:2025-01-16 16:14 / 人气:

  可根据家庭结构灵活调整空间布局的户型设计,“600米高度、2毫米误差”的建筑工程北斗卫星定位装备,24小时监测室内环境的健康人居环境监测平台……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以“科技赋能美好生活创新引领中国建造”为主题的中国建筑科技展在北京展出,吸引了不少观众。展览由中建集团主办,设“共建和谐城市”“拓展幸福空间”“助力中国建造”三大主题区,集中展示了中国建筑在新时代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建筑数字化、工业化、智能化的最新成果。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正在催生建筑革命。作为建筑领域央企,中建集团如何全面提升设计、建造和维护水平,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城市更新行动,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记者进行了采访。

  城市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的单元,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近年来,中建集团助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推动城市功能更加完备、城市治理更具韧性智慧、城市品质更加绿色宜居。

  在陕西西安,有一条总长约5.85公里、平均宽度210米、绿化覆盖率高达85%的绿色景观长廊,这条“幸福林带”,是集市政、生态和民生于一体的综合工程。

  过去,因土地紧张,林带所在区域内挤满了各类建筑,管理混乱、配套欠缺,群众生活条件较差。“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协同相关单位优化开发格局,统筹建设景观绿化、轨道交通、综合管廊、市政道路、商业街区五大业态,构建更便捷舒适的宜居空间。”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建六局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瑾介绍。

  看地上,林带种植乔木2.5万余棵,灌木2.3万余株,步道串起23个下沉广场和34个天井,道路旁穿插设置便民超市、休闲餐厅、公共卫生间等,满足市民多种需要。看地下,地下一层为商业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地上的下沉广场和天井将阳光、空气引入地下;地下二层有7600个停车位,两侧是综合管廊和地铁配套。“在平均宽度210米的用地范围内,进行错层立体设计,有效缓解了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王瑾说。

  走进湖北武汉黄孝河边的清廉主题公园,不少居民正在锻炼身体、欣赏美景。公园地下“藏”着华中地区首座全地下花园式大型净化水厂,这是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项目的子项目,正式投运已两年多。

  黄孝河、机场河流域总面积达126平方公里,是汉口主城区重要的排涝通道。“由于历史原因,两河管网系统不完善,雨污混流严重。这里处于大面积汇水区,人口密度又高,治理难度相对较大。”中建三局绿司黄孝河项目党支部副书记胡刚说。

  2018年,瞄准流域行洪排涝能力不足、管网系统不完善、河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项目启动,新建了3个共计45万立方米的地下调蓄池,可显著提升雨季溢流污染控制能力。

  胡刚告诉记者,项目建设了合流制溢流污染系统及强化处理设施、智慧水务系统,雨季到来时,无法及时排出的渍水会自动进入调蓄池;晴天时,调蓄池内的水经过强化处理设施净化,可以再排入河网。

  数据显示,2024年1至11月,黄孝河、机场河水质均达到Ⅳ类标准。经统筹调度,黄孝河排涝能力从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

  草地里,隐藏式监测灌溉联动设备实时采集土壤含水变化,可根据绿化植物真实需水情况,按需灌溉。

  城区中,水位传感设备在易涝点实时监测路面积水,及时发现和处理城市内涝隐患。

  河岸旁,智能监控设备全天候监测水域安全,发现有游客进入危险区域,立即发出语音预警提醒,同时联动周边安全员进行劝导。

  “在郑州滨河国际新城,中建七局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搭建智慧城市运营平台,在城市治理、绿色发展、安全防范上发力,全方位打造智慧城市。”中建七局城司运营分公司总经理张琨说。

  随着智慧城市运营平台在郑州滨河国际新城的应用深化,城市运营效率大幅提高,已取得智能灌溉节水15%、光伏发电降低用电成本10%、一线%等成效。张琨认为,伴随城市建设需求的拓展和智慧场景应用的深入,城市治理、服务、安全、运营辅助决策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将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的住房发展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新阶段。中建集团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把新房子建成好房子,老房子改成好房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功能、质量的新期待。

  室内,有智能控制功能的新风系统,可对PM2.5、PM10等颗粒物进行过滤,让空气更洁净;外窗、户门隔声性能高,加上干式地暖系统,降低噪声干扰;住宅屋顶设置光伏发电系统,实现公共区域照明用电自发自用;社区绿化采用节水灌溉,雨天自动关闭,单位耗水量较定额标准降低20%以上……走进中建二局位于北京的一处住宅项目,记者感受到了绿色建筑的魅力。

  “作为北京市首批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项目之一,我们努力为住户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体验。”中建二局旗下中建玖合总经理助理苏琳琳说。

  运行更节能,用材用料也更绿色。苏琳琳介绍,项目采用了预拌混凝土、保温材料、建筑门窗、防水卷材等绿色建材,小区内道路、园林绿化等公共设施项目建设所用的路面砖、植草砖、路缘石等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整个小区绿色建材使用率超50%。

  “建筑业作为碳排放量较高的产业,正加速向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我们将持续打造节能、一竞技官网互联、宜居的未来智慧社区,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中建玖合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艺超说。

  2024年5月,北京市首个装配式危旧楼改造项目——西城区桦皮厂胡同8号楼迎来居民入住。仅仅用时3个月,这栋位于北京市主城区的居民楼就完成原拆原建,让街坊们早早搬进新家。

  桦皮厂胡同8号楼原建于上世纪70年代,基础结构老化,同时周边小区林立、人流密集、交通繁忙,改建难度不小。

  “业主方综合考虑多重因素,最终决定采用由我们研发的混凝土模块化建造技术。”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阳介绍,他们依据厨卫、客厅等功能分区,把8号楼整栋建筑规划为55个混凝土模块,在工厂中对每个模块中的机电、装饰装修进行预制,再运输到施工现场,吊装组建成整栋建筑楼房。

  “工厂生产与现场施工双线个月。”陶阳说,项目通过科学规划建筑空间,扩大了使用面积,增加了厨卫空间,新增的楼内电梯让居民出行更方便。

  2024年8月,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中建三局云居科技公司交付了定制的“零海拔屋”产品——雪域5200增压单舱建筑,创造了目前全球增压建筑投用地点的海拔之最。

  高海拔地区,低温、低压、低氧,容易引发头疼、失眠等高原反应。中国建筑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开强介绍,经过多年攻坚,他们研究出高海拔增压建筑,采用增压气密技术,即提高建筑密闭性并向内部注入空气,并通过有序的气流组织方式,使室内的气压和含氧量达到平原地区水平。

  零海拔天文观测站、零海拔酒店、零海拔民居……目前,“零海拔屋”已应用在酒店、民居等场景,累计落地项目30余个。

  “‘零海拔屋’采用模块化建造、全工厂预制,集成了卫浴系统、厨房系统等功能,未来可根据使用功能需求,以单元为单位任意组合拓展,不断拓展应用场景。”王开强说。

  智能建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化建造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的人机协同建造方式。近年来,中国建筑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提升核心竞争力。

  结构如何设置最合理,建筑空间关系如何,施工过程要如何组织,装修材料、装修成本需要多少……在湖北武汉壹品汉芯公馆项目数字建造中心,所有楼栋的设计、生产以及施工元素化作一个个字符串,鼠标轻点,这些元素就能自动排列组合,为工程建造难题给出最优解。

  据介绍,与传统设计院先做施工图、再搭建建筑信息模型的设计方式不同,该项目使用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设计协同平台,实现多专业任务协同、建模同步、施工图自动转换,数字化图审文件自动输出。

  以装修为例,模型可以通过简单渲染后,反映最终装饰效果。当对某区域布局或面层材料进行修改时,隐蔽工程也会同步变动,最终这些信息都会以数据形式,上传到一体化模型。“借助这个高度智能的工具,我们再也不用因为细微修改而大量重新梳理调整方案了,省时省力。”壹品汉芯公馆项目负责人赵德军说。

  在施工阶段,还可通过平台将模型自动拆分为施工流水段,生成进度计划与对应的劳动力资源、物资计划,对工厂、现场进行统一管理。项目交付后,相关数据还可交付给相关部门和业主,开展数字城市建设和物业管理。

  壹品汉芯公馆项目6号楼楼顶,一组组构件被精准吊装、运输,塔吊驾驶室内却空无一人。原来,塔吊司机刘学仁正在地面控制室“办公”,远程操作无人塔吊。

  “传统塔吊驾驶室在百米高空,爬上去一趟就要半小时,驾驶室不到两平方米,一待就是半天。”刘学仁说,现在不用爬上爬下,无需忍受高温严寒,坐在宽敞的空调房里就能操纵塔吊。

  “不只是更方便,视野也更好了,效率更高。”项目智能装备负责人张攀介绍,每台远程塔吊的驾驶座椅前对应着6块屏幕,屏幕上显示着大臂右侧、臂根、吊钩等8个视角的监控画面。塔吊司机只需看着大屏上的实时画面,即可平稳操作塔吊。不仅如此,塔吊司机还能通过智能体感座椅,感受在塔吊上操作时的倾斜、抖动,实现人机协同高效作业,较传统吊装效率提升30%以上。

  在中建一局位于四川成都的一处住宅项目,“机器人工友”大显身手。涂料机器人跟随5G导航的引领,自动规划施工路线,联动建筑信息模型系统进行墙面和顶棚打磨。

  “设备应用了激光传感器、视觉自动驾驶等技术,通过输入模型计算运行轨迹,实现腻子打磨与涂料自动喷涂,效率是传统人工的两倍,可缩短一半工期。”中建一局项目技术负责人邹洋说。

  “一、二、三,起吊!”2024年10月31日,随着最后一块“头戴”红帽子的预制构件精准就位,壹品汉芯公馆项目预制构件吊装全部完成。项目应用的是全球首台装配式“空中造楼机”,包含了楼栋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多个设备,如同一个可移动的“立体”工厂。

  大型塔机自动作业、智能布料机器人浇筑混凝土布料、巡检机器人进行安全巡检……记者乘着施工电梯登至作业平台,只见平台上多工种交叉作业,高效有序。

  指着架设在空中的智能行车,壹品汉芯公馆项目技术总工赵贻强告诉记者,这款装配式造楼机搭载了智能行车及数据驱动系统,可自动规划构件吊装路线,并搬运至指定位置,效率较传统吊装方式提升30%以上,助力保障建造质量和安全。

  中建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建筑主业优化升级,助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深度参与城市更新行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服务城市更新 提升居住品质(深度观察)一竞技下载(图1)

  人民网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孙红丽)今日,国新办举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商务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展望2025年,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随着各项扩消费政策措施持续显效,一竞技官网预计消费市场总体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人民网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孙博洋)北京时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倒塌。目前,抗震救灾工作正紧张有序地推进。…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现在致电 17287537357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